2023年 3月22至25日
香港會議展覽中心

過位 特選展位

這是為多達三位藝術家攜手聯展而設的展區,藝廊須展示特別為這次展覽構思的獨特的策展概念以及改變空間展示藝術作品的非常規方式。「過位」一詞源自粵劇,意即多位演員在舞台間的走位。由展區名延伸,參展藝廊可選擇在獨特的實驗性空間中突出參展藝術家及作品的並置或對話,或借用場地及布展策劃個展。

過位 2023

Artemis Art,吉隆坡

藝術家:Dedy Sufriadi and Taufik Ermas

有見分析認知在當代失效,人的閱讀習慣由主動咀嚼紙本素材漸變成不經思索吞入電子媒體產物,印尼藝術家 Dedy Sufriadi 與 Taufik Ermas 聯乘研究紛擾的世界裡,人如此依賴科技取得並散播資訊,現實又是如何失焦扭曲,被誤解誤讀。眼看社會也將勘探史據的重要性越縮越小,Sufriadi 和 Ermas 在《明日秘史》中,從手中的物品推述歷史,大肆發揮理解構想並代謝自己的版本。

Taufik Ermas, Echo Chamber Effect 3, 2022, acrylic on modified canvas, 100 x 10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Artemis Art.

森‧當代文人空間,香港

藝術家:翁狄森、Chen and Zhang、何兆敞

翁狄森的概念攝影取材自戰國時代(西元前 475 – 403)的祭禮器具和玉器,與藝術家 Chen and Zhang 的作品並展,構築出與史實平行對話、以三國(公元 220 – 280)為歷史背景的韻事傳奇。此展位同時邀得工藝家何兆敞參與,深受中華歷史薰陶的他萃取對孔學的理解,並匯集於作品系列。

Dickson Yewn, 11:03 in no man’s land, 1998, gelatin silver print, 50 x 80 x 3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iterati Artspace.

索美M50畫廊,上海

藝術家:Ms. Dyu、Olga de Dios、魏興

Ms. Dyu, Olga de Dios和魏興以兒時回憶為題,在無邪的人物和充滿希冀中動搖大眾對藝術的理解,對抗日常生活的焦慮和壓力。辨識度高的角色形象新穎地指涉大眾媒體和流行文化,意圖以新視角介入現代主義。藝術家鮮明的用色和不受束縛的風格揉合強烈的社會和政治隱喻,闡述文化變革與延宕,同時舒緩和治癒觀眾的心靈。

Ms. Dyu, Take Off Your Pink Glasses, 2023, oil on canvas, 120 x 130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oumei M50 Gallery.

過位 2021

Contemporary Crafts Centre

主力經營當代陶器藝術的巨年藝廊與專注推廣當代漆藝的Gallery by SOIL合作,展出三位利用不同傳統媒介創作的女性藝術家作品,帶來別具匠心的當代設計。陶藝家趙素蘭的作品並不盲目追求實際功用,集中發揮陶器的美感和藝術價值。水墨畫家派瑞芬的畫作則運用了西方物料和媒介,作品充滿現代感,與她所認知的藝術一脈相承。日本漆藝家松島櫻子以日本漆創作大型的抽象雕塑,突破傳統技術的局限,令這種已有悠悠千年歷史的媒介「回春」,展現新一代的風華。三位女性藝術家為不同的舊式創作媒介注入生氣,不但令作品與時並進,更令傳統煥發新姿。

Sakurako Matsushima, undercurrents VII, 2009, natural lacquer, hemp cloth, bamboo, gold powder, gold foil, inlays of shells, 78 x 53 x 5 cm.

Novalis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

倉俣史朗本業是建築師,1965年在日本成立Kuramata設計公司,成為戰後日本最具影響力的工業設計師之一。他和其他合作者如安藤忠雄、三宅一生和橫尾忠則都被譽為是開拓現代日本設計的表表者。意大利設計師Ettore Sottsass忍受不了現代主義的色彩和形式,於是與品味相近的設計師決定反擊甚至超越現代主義,開始生產不拘一格的新穎設計,並自稱為曼菲斯風格,更邀請倉俣史朗加入他們的陣營,改革現代設計。Novalis Contemporary Art & Design的展位匯集1980年曼菲斯風格成立以來,兩位設計大師的家具設計作品。從展出的家具中可了解他們分別源自東西方的創作意念,兩者結合交流,奠定了兼具形式和功能的後現代設計風格,蔚然成風。

Shiro Kuramata, Imperial, 1981, cabinets with internal shelf in wood, 35 x 40 x 150 cm.

藝途畫廊

藝途畫廊展出三位藝術家的創作,他們的作品以非常微細的成份,展現出恢宏的視野,表達心聲。唐偉傑以一張張寫上文字的細小貼紙,拼貼成巨大的文字照片或影像,成功製造誇張的視覺效果,用以抒發他近年的不安感。海野良太使用日本的傳統媒介礦物顏料和技巧繪畫,效果細緻分明,猶如傳統的日本牆畫。他的靈感來自對日常生活的觀察,再以幽默的風格入畫。森本由貴子則結合版畫的不同技巧,例如凹雕和銅版印花,繪畫出栩栩如生的畫作。她的畫中主角包括天真的鄉村兒童和動物面具,正好揭示了她的意欲和對年輕少壯的恐懼。

Yukiko Morimoto, Hunter 1, 2019, copperplate print, ink, pencil, acrylic and toner on paper, 30.3 x 24.2 cm.

LEE & BAE

在人類歷史中,個人的慾望往往是向前發展的推動力。LEE & BAE帶來的三位藝術家作品,都充滿各人的願望。YouMee Lee的雕塑具體展現了人類的情緒,以及個人的行動帶來的安慰能量。Sangsun Bae的「水晶燈」系列延續了她的抽象線條風格,但這次的作品更是亂作一「團」。只要細心察看,照片中的每盞水晶燈都是各有特色的一團亂結,糾纏不清,卻同時出奇地漂亮又煩亂。JinWook Yeom畫作中的高山總是一片密林,彷彿不時被強風吹拂,起伏不止。他的作品有別於常見的靜止和平靜的山巒景致,主題的峻嶺固定而搖擺,動感十足。

Sangsun Bae, The Chandelier 5, 2018, archival pigment print, face-mounted, 111 x 90 cm.

過位 2022

Soluna Fine Art,香港

展出藝術家:金永憲、金善斗、李奎烘、宋光翼

Soluna Fine Art帶來四位南韓當代藝術家的精彩傑作,分別為金永憲、金善斗、李奎烘和宋光翼,從傳統韓國山水畫、單色畫、清簡的混合媒體創作到當代抽象畫作,展示了不同的美學範疇。

Lee Kyou-Hong, Breathing of light (detail), 2020, painting on acid-etched mirror and laminated glass, 60 cm diameter.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oluna Fine Art.

Square Street Gallery,香港

展出藝術家:Lousy

香港本土藝術家Lousy根據最近他於東玉藝興 · 玉公岩的創作,在Art Central 2022的「過位」特選展位發表獨創的個人新作。他擺脫慣常的做法,以甚具個人特色的線條造型延伸其意象,展現他作品的核心理念:期望透過文化的互連關係,確定文化的共通性。

Lousy, Mask 3, 2022, spray paint and found objects on card-board, various dimensions.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Square Street Gallery.

森‧當代文人空間,香港

展出藝術家:翁狄森、何兆敞

森‧當代文人空間呈獻翁狄森的「Yewn Residence 2068」,延續他對未來的視野,尤其展望在2060年代的社會政治轉變及幻想環境中,其家族的血脈發展。他結合不同的媒介和技巧,例如貴金屬雕刻、寶石鑲嵌、當代搪瓷、木雕、木鑲嵌和油畫脫蠟鑄造,完美體現了藝廊最為人推崇的罕有藝術形式。

Dickson Yewn, Residence 2068 (Artist’s illustration and technical sketch), 2022, gold, silver, copper and diamonds, 90 x 70 80m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Literati Artspace.

Mwimbi Fine Art,盧薩卡

展出藝術家:David Makala、Lee du Ploy

贊比亞藝術家David Makala和居港的南非出生藝術家Lee du Ploy,均熱衷把種族、力量、地點和身份注入自己的創作中,層層有序地以視覺挑起討論,從而展現出個人的回憶、傳統和對種族的反思。

David Makala, The Black David, 2021, monoprint, 60cm x 45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Mwimbi Fine Art.

Create Drive,香港

展出藝術家:黃約翰、江玉庭、Leung Wai Yin

新水墨藝術是以藝術製作演繹傳統中國水墨的實驗創作,探索在當代表現形式、概念上、技術上和視覺上的可能。這次展覽聯同三位香港新水墨藝術家黃約翰、江玉庭和Leung Wai Yin,以道家的天、地、人概念,闡釋這宇宙三元的契合。

Judy Chiang Yu-Ting, Flirting with the Flowers No. 7, 2017,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61 x 48 cm. Courtesy of the artist and Creative Drive Limited.

X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