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至30日
香港中環海濱

在五天展會期間,四位藝術家將進行一系列關於遷徙、個人發現與倖存的現場表演。

行為藝術由亞洲協會香港中心呈獻,在會場內劇場舉行。

洪忠傑、陳家蔚

《Pack / Unpack》

當留與離都是尋根者,在撿拾與丟棄的夾縫中發芽。

張㯋曦

《She Taut》

亞洲女性的身體一直被定型為充滿異國風情和神秘模糊的,同時又被視作有邊界及無固定形狀的。多年以來,張氏曾暫居於多個地方包括巴拿馬、菲律賓、澳大利亞和香港等。期間她華人後裔的身份伴隨著中國傳統文化都一直陪伴並影響著她的生活。張氏在表演中拉扯著她的身體所帶來的張力,通過她自身酷兒性質來表演,邀請觀眾體驗女性面對流離失所的矛盾和演變。

姜凱翎

《54 of 206》

《54 of 206》是持續進行中的研究計劃,以動作研究為本轉化成編舞。研究計劃探索以雙手包括(但不限於)手指、手掌、手腕的細微活動構成畫面甚至故事的可能性。從個人身體的洞察出發,進一步透過動作研究發展成為姜凱翎個人的藝術特質。計劃名稱受人類手部骨頭的數量啟發,手掌及手腕骨頭數量是平均人類骨頭總數206塊的其中54塊,亦代表本研究計劃雖然集中於手部這個起始點,但同時亦不忘其他身體部分。

藝術家介紹

洪忠傑生於香港,自幼喜歡繪畫,也愛好生態,其後研習中國書法、篆刻等東方媒介,創作主要圍繞以上題材。他喜愛鑽研中國、日本民間工藝,將之重新解讀;並轉化為新的創作。

陳家蔚現為自由身創作人,涉足舞踏、實驗劇場及環境舞蹈。 她喜歡探索形體之中的可能與不可能,舞踏及接觸即興從2012年起成為她創作的主軸。她投身當代劇場,並相信表演藝術是分享存有的最好場域。 

張㯋曦於1998年出生於澳洲悉尼,2020年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大學(藝術和視覺研究系),2021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藝術史與建築學系)。 張氏的創作研究主要是視繪畫為媒介與循環無端的哲學,而過程中的目標是美麗地失敗。對話,也是她想與咏詩一起採掘的繪圖工具。她對語言及信仰結構形成的視覺以及思覺感有興趣。這些非中立的界面如何促成了如今依然持續的殖民想像,以及這些結構如何透過操縱語言來渲染現實世界的荒謬。 

在香港出生和長大,姜凱翎是一位當代舞蹈藝術家,畢業於薩爾茨堡實驗舞蹈學院(奧地利)、英國北方現代舞蹈學院的文學士課程,並在香港表演藝術學院學習。姜凱翔 也曾參與各種藝術形式,如攝影。因為她相信,她對世界的表達不應該局限於一種單一的形式。她希望她的藝術作品是鼓舞人心的,並激發觀眾對世界和他們自己的關注。

2025年3月26日至30日
香港中環海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