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對Vinyl on Vinyl創辦人Gaby Dela Merced來説,「社群才是一切。」這間由倉庫改造的畫廊既展現藝術潮流新趨勢,也是個對所有人友善的空間。Gaby Dela Merced深受地下藝術文化薰陶,毫不猶豫地改造空間:例如為酷兒行為藝術家Jellyfish Kisses將牆面漆成適合打卡的翡翠綠,又為流行藝術家兼插畫師Roger Mond把牆面刷成黑白棋盤格。街頭藝術家Dennis Bato的場域特定裝置,更將每吋空間化為沉浸式體驗環境。這裡沒有繁文縟節,但音樂裊裊不絕。
Gaby Dela Merced的成功或許源自追隨本心。她强調:「真誠才是關鍵!」。偶然成為畫廊經營者的她,最初修讀室內設計與廣告,後來重拾青少年時期對賽車的熱情,成為少數稱霸亞洲三級方程式的菲律賓女車手。在美國參賽期間,她經常參觀洛杉磯的La Luz de Jesus、GR2等另類畫廊,並造訪聖地牙哥動漫展。隨著她對街頭藝術的熱情與知識增長,她也逐漸意識到自己在賽道之外的使命。


2009年,Vinyl on Vinyl於馬尼拉誕生,起初是一個音樂空間,用以展示Gaby Dela Merced與日俱增的黑膠珍藏。當她發現有一群同樣渴望對世界帶來正面影響的藝術家時,這間畫廊便成為串連都市藝術、當代藝術、玩具雕塑與聲音實驗的橋樑——這些元素至今仍構成其策展核心。
藝星藝術中心創辦人王雪沼始終堅信,經營畫廊的意義遠不止於藝術買賣:「這關乎教育——教育自己,也教育你的客戶。當客戶成為朋友,就是最大的回報。」藝星三十年的發展進程印證其理念。畫廊的文化活動豐富多彩,涵蓋講座、音樂賞析、電影放映以及分享會等,最近放映了由安妮華達與藝術家JR執導的紀錄片《最酷的旅伴》(Faces Places),並在街頭藝術家Mr. OGAY展覽開幕上舉辦DJ現場演出。


與其説王雪沼的藝術之路是一場探索,那更像是與初心的重逢。王雪沼雖未考入藝術院校,但在大學主修日語及日本文化。舉家遷居蘇格蘭後,頻繁造訪歐洲博物館與畫廊,在耳濡目染下重燃對藝術的熱忱。返台後,王雪沼的國際視野驅使她擔任私人俱樂部的行銷主管一職,並結識了她的商業夥伴——一位穆拉諾玻璃商人。此後十五年,她定期赴威尼斯與藝術家和藏家交流,發掘自己擅長建立人脈的天賦。
王雪沼之所以投身當代藝術圈,既是機緣巧合,也出於實際考量:當時她正為台北市中心的全新多層空間尋覓藝術品,結識知名藝術家暨教授梅丁衍。這亦成為關鍵轉折,讓她由此打進台北藝文圈,而許多當時認識的人後來成為其畫廊的一份子。
Gaby Dela Merced與王雪沼都深知,成功路上不容自滿。在本地取得成功固然重要,但兩人也意識到必須在國際舞台上推廣藝術家——這正正亦是她們積極參與海外藝術博覽會的原因。香港畫廊經營者如Karin Weber Gallery的Stephanie Braun與Soluna Fine Art的Rachel Lee也認同這一點。Stephanie Braun强調:「博覽會是接觸世界各地新藏家的關鍵,讓我們能展示藝術家最出色的作品。」Rachel Lee補充:「重點是必須在創意與商業責任間取得平衡。」



今年三月,Gaby Dela Merced在疫後首度重返香港,與香港藏家重新聯繫之際,亦秉承她致力推廣菲律賓非主流藝術的理念,於Art Central帶來藝術家Reen Barrera的個展。展品涵蓋超現實繪畫、非傳統物件與造型古怪獨特的Ohlala人偶。她稱香港為「元老級文化熔爐」:「博覽會是讓菲律賓藝術家站上世界舞台的最佳途徑。」
王雪沼則首度參展Art Central,推出台灣藝術家梅丁衍展於「傳奇Legend」專區的多媒體達達主義作品,以及年輕當代藝術家鄭崇孝色彩艷麗的風景畫個展。


今年三月,Gaby Dela Merced在疫後首度重返香港,與香港藏家重新聯繫之際,亦秉承她致力推廣菲律賓非主流藝術的理念,於Art Central帶來藝術家Reen Barrera的個展。展品涵蓋超現實繪畫、非傳統物件與造型古怪獨特的Ohlala人偶。她稱香港為「元老級文化熔爐」:「博覽會是讓菲律賓藝術家站上世界舞台的最佳途徑。」
王雪沼則首度參展Art Central,推出台灣藝術家梅丁衍展於「傳奇Legend」專區的多媒體達達主義作品,以及年輕當代藝術家鄭崇孝色彩艷麗的風景畫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