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些促使人與信息更加接近的網路,卻開啟了一個截然不同的空間:一個能夠開創新世界的另類領域。它使藝術家及研究者得以對霸權敘事提出質疑和挑戰,並以充滿想像力的獨特視角進行回應。Art Central 2025影像藝術節目匯集擁有這種特質的藝術家,他們利用無分國界的實踐手法,帶領我們進入流動影像的世界,探索不斷變化的邊界 —— 直到我們立足於即將來臨的未來之岸。
Stealing One’s Own Corpse (An Alternative Set of Footholds for an Ascent into the Dark)
《Part 3: Politics Without Oxygen》,2019 單頻道影像 09’35”
《Stealing One’s Own Corpse》(2019) 是一系列探討21世紀人類境況的影像文章的第三部分,內容包括生態崩潰、榨取主義、極端不平等,以及全球太空競賽和技術發展計劃的復甦。影片以批判性角度審視未來發展中對生命的重視程度,並反思當前的基礎建設、技術速度和環境挑戰。
Tanatchai Bandasak (生於 1984 年,泰國)
《Faucet》,2023 單頻道影像 01’56”
這張床墊被棄置在一座荒廢的樓房裡已有二十多年。視頻中展示了這張床墊,亦可以聽到扭開水龍頭的聲音。
Soumya Sankar Bose (生於 1990 年, 印度)
《Things We Lost Last Night 》,2024 三頻道影像 59’00″
《Things We Lost Last Night》(2024) 是一部三頻道影像作品,深入探索藝術家的旅程,試圖拼湊有關其母親神秘失蹤的痕跡。1969 年,在西孟加拉的政治動盪之中,他的母親在九歲時神秘失蹤。影片交織著她的內心獨白,編織出一幅關於失落、創傷與想像的漫長畫卷。她的回憶包括了父親的身影——他在尋找女兒的過程中,被自身的哀痛吞噬。一位獨眼老婦不斷向虛空低語。宗教經典化為塵埃,天災將古老的寺廟沖刷殆盡。在一位哀愁女子的低吟與電視機的呢喃之中,時間靜止,一切滑入遺忘。走廊寂然佇立,等待門鈴響起。未來的不確定性,在過往的搖籃中擺盪。藝術家持續在母親碎片化的敘事中尋找連貫的意義。
《The Vault of the Cloven Void》(2025)遊走於線上衛星地圖中,收集來自不同時間與地點的碎片,試圖重新構築的時空:不論混亂或虛無,光分辨白日與晝夜、蒼穹分隔天空與大地、場所與物種出現並存在——被發現、記錄、佔領、建造、拆除、掠奪、散落,或許又再次被重建。文明從洞穴深處展開,延續至空無一人的城市遺跡。過往的洞穴繪畫已經變成由數碼像素編織而成的圖像,等待作為世界消逝的印證被重新發掘。無人機像迅速飛翔的鳥,捕捉它眼前的每一副面孔,傳輸至一個不斷擴大的、對多數人而言隱形的數據庫中。荒蕪人煙的廢土中曾充滿對未來的盼望龐大結構再次被自然的再生重新吞噬。牆壁和邊界屹立於已經倒下的葡萄園藩籬之上。其中已被隔離與分散,而失去形態的虛空則變成遙遠而不可觸及的信仰。
馮美華 (生於 1952 年,香港)
《她說為何是我》,2016 單頻道影像 09’00”
《她說為何是我》(2016)反映了藝術家作為女性在城市中的經驗。影片跟隨兩位身穿 T 恤與寬鬆長褲的女性,在不同的都市場景中穿行。其中一位女性經常站在畫面的中央,她的動作流暢,近似於舞蹈或游泳般輕盈,卻始終保持穩定。她們的姿態與動作展現了在城市空間中的遊走與摸索。
《至柔至堅》(2024)展現了新加坡酷兒父母的一瞥。這類家庭在當地法律中仍不被承認。如同 Kin,這部混合紀錄片結合訪談素材與一個由想像與遊戲構築的共享空間。片名取自 Ursula K. Le Guin 對 《道德經》 的詮釋,指涉水與石之間的對立與共生。作品探索對自然世界的感知、東方宇宙觀與相互依存的關係,將酷兒身份呈現為充滿可能的開放場域——一個蘊含著未來生命力的空間。
Raqs Media Collective(成立於1992年,印度)
《The Bicyclist Who Fell Into a Time-Cone》,2023 單頻道影像 25’05” 由英國 Jencks Foundation at The Cosmic House 委約創作
《The Bicyclist who fell into a Time-Cone》 設定在1980年,在事實與虛構之間搖擺。那是一個圍繞在拂曉的,短暫而嶄新的時代。在記憶中,騎行者靜靜坐在腳踏車上,手中握著把手,看著盤旋在德里上空中的飛機直至墜毀,刻骨銘心。飛機的墜落猶如轉折一般盤繞在時間之中,為一個動盪不安的時代畫下休止符。儘管那一年似乎並沒有發生什麼大事,這個停頓仍然在我們的集體想像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記。這一年中並沒有任何足以改寫歷史的重要事件,但不同的視覺和光學感性,與日益盛行的影像及其輕微的視差開始進入人們的視野。細微卻顯著的感官斷裂以及重合的影像標誌著時間既靜止又失控盤旋的感覺。自1980年以來奇異而特殊的時間感知已成為人們的第二天性,《The Bicyclist Who Fell into a Parallax Time-Cone》對此進行光學探究。這是一次時間中的追尋,於一輛漂浮於想像及記憶中的自行車上,進入潛伏於時間湍流間的停歇,彷彿每年都存在著1980年的影子。拍攝於新德里位於荒蕪及邊際之間的腹地,Raqs Media Collective 以嶄新的視覺紋理將當代影像構築、嵌入及並置於檔案圖像中,其中一些圖像源於 Jencks 在1980年代於印度的旅行。單聲軌的旁述伴隨著多重的視覺效果;一段關於時間、記憶和歷史的獨白,纏繞在時間的暫時性之間,暗示了時間光譜的複雜性。騎在自行車上的主角展示一段循環反覆的旅程,喚起沉思和探索性的情緒,通過時間及地域性的放大、轉移及重疊,創造一個既個人又公開的思考性空間。
Alice dos Reis(生於1995年,葡萄牙)
《Our Lady Who Burns》,2024 單頻道影像 08’19”
位於葡萄牙的山岳 Serra da Gardunha 以超自然現象而聞名。過去,這裡作為神明顯現之地而聞名,現在則因神秘的光點目擊事件而廣為人知,更謠傳山的內部隱藏了 UFO 機庫。《Our Lady Who Burns》(2024)如夢境般帶領我們遊走於山岳之中,探索令人著迷的跨代際傳說。與此同時,兩位朋友為他們撫養的老貓懷孕而感到惆悵,並猜測山中的神秘能量是否能夠中斷老貓的妊娠過程。《Our Lady Who Burns》 利用16毫米底片微型攝錄機拍攝,紀錄了由傳記性景觀組成的旅程,以電影幻象呈現超自然存在、地區地質學,以及一段肉體上不被認可的妊娠傳記。